服务热线: 0791-88153756
您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新闻资讯 > 时事聚焦

即时新闻

解决停车难 看看美国人有什么妙招

更新时间:2017-03-22 09:34:33

解决停车难 看看美国人有什么妙招

 

 

 

       中国停车难这个问题已经困扰社会许久,停车困难无非是以下几个因素造成的。
 

解决停车难 看看美国人有什么妙招
 


  第一,机动车数量增长过快。随着城市规划的不断扩大,小汽车数量快速增长,但小汽车数量的增速远远超过了停车位数量的增速,造成停车位缺口不断扩大。
 
  第二,我国大城市的基本格局和部门分区都是形成于汽车时代之前,不能适应现代交通方式和交通结构的剧烈变化。目前,我国城市规划空间布局和功能普遍失衡;城市规划建设当中配套设施标准低,历史欠账较多;公共交通的出行分担率偏低。
 
  第三,在大城市总体停车资源不足的情况下,现有停车资源利用仍不够充分,这也加剧了停车困难。
 
  第四,停车政策不合理,导致执法不严格,没有充分发挥价格等经济手段引导和调节停车需求的作用。
 
  近日,笔者在美国访学期间,专题调研了美国第三大城市芝加哥在缓解停车难方面采取的措施,为我国持续应对这一难题带来参考与启示。
 
  开展多元化的停车服务和培育社会共管体系
 
  近年来,我国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区停车难问题越来越突出,对城市环境、交通秩序乃至公共安全都带来了明显的负面作用,影响了广大市民的幸福感。近日,笔者在美国访学期间,专题调研了美国第三大城市芝加哥在缓解停车难方面采取的措施,为我国持续应对这一难题带来参考与启示。
 
  中心城区有偿停车全覆盖,市郊区域放开免费停。美国是典型的中心城区土地高强度开发,外围区域低密度蔓延城市发展特征,在中心城区,基本不会提供免费停车的可能。一是信息告知精细化,市中心各条街道,关于是否可以停车的标志都会高密度告知,路侧能否停车信息非常明确,允许停车则配以咪表,不能停车一定会设置禁停车标志,并强调这是罚款或拖车区域。二是区域设置精细化,在芝加哥,会结合交通需求特性规定停车时限,比如有些区域路侧在高峰时段禁停,在周一到周五禁停等等,减少静态对动态的干扰影响。三是执法力度精准化,超时停车,不缴费停车,不按规定停车都会被贴上罚单,一般是60美元。而在市郊,由于土地开发强度低,通常在购物中心、超市等人员吸引点设置大面积的免费配建停车场,路侧停车通常免费或收取较低价格的停车费。
 
  中心城区实施高费率停车,但停车资源一定供给充足,公共交通一定配套完善。一是充分利用价格杠杆,美国中心城区的停车费总体较高,芝加哥一般公共停车场第一小时20美元起步,两小时26美元,停一天总共40美元。二是提高停车资源利用率,路侧停车虽然每小时在5至7美元,但最多只允许停2小时,超过时间未驶离或续费也会被罚款或拖车,以此提高路侧泊位的周转率。三是充分保障停车供给资源,虽然市中心土地价值寸土寸金,但各大楼宇都配建地下停车场,或在旁边建有多达七八层的停车楼,各类重点区域公建配建的停车资源可有效保障停车需求。四是强化公交线网覆盖率,地铁和地面公交相结合,形成零距离换乘的综合公共交通网络,即便不开车,也有可靠的公交替代出行方案。
 
  开展多元化的停车服务和培育社会共管体系。除了加大供给和严格管理之外,美国进一步优化资源利用率,减少行政管理成本。一是开展线上停车服务,诸如SpotHero等多家互联网停车企业提供移动互联线上预定停车服务,通过App可以提前预订支付中心城区95%以上的公共停车场泊位,并且能享受超过5折以上的优惠。二是培育专业停车队伍,不少企业提供代客泊车服务,驾驶人只需将车停放路边,代泊员会将车辆停放至附近合作停车场内,待取车时间到后代泊员又将车开回取车点交还车辆。由于和停车场有合作关系,代泊公司拥有停车场月票,所以通常费用比自己停放还要便宜很多。
 
  虽然国情不同,但美国经验值得借鉴。下一步,我国应进一步加大停车行业市场化发展程度,激发社会资本进入停车产业,通过土地置换、土地再利用等方式加大停车资源供给,确保停车资源不被挪作他用。同时要着重推进停车管理精细化和停车执法精准化,科学设置路内停车泊位,结合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工作,优化配置执法力量,强化重点区域管理,围绕停车有据、停车有位、停车有序、违停有罚的总体目标稳步推进。此外,要结合移动互联等信息技术,消除供给和需求双方的信息壁垒,多渠道提供停车资源信息平台共享服务,最大限度利用好现有的宝贵停车资源,多措并举共创良好的停车环境。
 
  缓解大城市停车难问题,必须制定实施科学的城市交通发展战略。解决大城市停车难问题,仅靠增加交通基础设施并不能完全奏效,因为交通状况改善可能会进一步推动车量增加,从而产生新的更大规模的交通拥堵和停车难。要缓解大城市停车难问题的关键是要形成新型的城市交通规划,坚持和谐发展理念,制定科学的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和交通政策,坚持以人为本,维护大多数市民的利益,促进城市和谐可持续发展。

 

来源:新浪财经